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特邀报告:北京林业大学董世魁“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理论与技术”

信息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4-26


2023年4月21日下午2:30,黄土高原研究所特邀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董世魁教授,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报告题目为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理论与技术。学术报告由杜自强教授主持。研究所师生在东山校区瞻明楼N201报告厅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董世魁教授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概况,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退化问题,青藏高原草地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三个方面,系统阐明了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理论机制与工程技术措施。

提出了草地退化的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学术观点: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草地退化的自然内营力,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是加速草地退化的辅助外营力。研发了草地退化单项和综合评价及可视化判识技术:构建了土壤质量指数、植被退化指数生态系统(活力-组织-恢复力)健康指数实现了草地退化程度的量化评价和三维图式化判识。揭示了高寒草地退化的植被土壤界面生态过程:草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酶活性,降低了土壤碳、氮的可利用性,导致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下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研发了退化草地分类-分级生态恢复技术:草地改良是轻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草地封育是中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惜施;人工草地建植是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手段。

阐释了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植被繁殖动力学机制:退化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对植被恢复更新的贡献较低,主要通过无性繁殖(根蘖、根茎)实现定植与恢复;人工恢复草地中土壤种子库对地上植物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有性繁殖实现定植与恢复。阐释了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土壤营养学动力机制:建植人工草地恢复“黑生滩极度退化草地的过程中,氮、磷限制作用造成“黑土滩”三次退化的发生,土壤养分活化(如菌肥技术)管理可以促进退化草地的进展演替。明晰了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时限及效益:恢复力、多样性、稳定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建植人工草地恢复“黑土滩”型极度退化草地需16-18年以上,土壤的恢复时间阈值滞后于植物;建植人工草地可以提高退化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但未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报告人简介:

董世魁,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草业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及相关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与保育、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世界自然联盟(IUCN)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CEM)东北亚地区主席。国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主持国家基金、重点研发项目3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Restoration Ecology》、《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