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信息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1-13

生态学 代码:071300


一、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态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度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熟练掌握一门或两门外国语;掌握生态学坚实宽广和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生态环境实际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治学精神和健康的体魄,适宜从事生态学野外和实验室的研究。

二、研究方向及简介

方向一、植物与微生物群落生态学

本方向围绕黄土高原植物、微生物群落与全球变化相关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研究植被和微生物群落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机制等。探讨高强度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物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在群落与环境变化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国内和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方向二、生态系统生态学

本方向主要通过系统测量、系统分析、系统描述、系统模拟和系统优化方法阐明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构和功能动态,研究气候变化、矿产资源高强度开采和冶炼等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为黄土高原综合整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方向三、恢复生态学

本方向针对黄土高原工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从生态系统受损或退化过程与原因出发,开展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定位研究、工矿区污染土壤与水体的生态风险评估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等方面研究,探究生态系统受损退化过程与机理,揭示其恢复规律,研发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并建立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模式,促进本区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方向四、景观生态学

从景观组成、结构与功能、景观动态与生态过程模拟、景观分类与管理等方面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等生态过程与植被格局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黄土高原景观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开展景观生态学在黄土高原生态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气候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一)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6年。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最低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生学习所限最低为6年(含硕士阶段)。博士生学习时间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二)学分 课程至少应取得14-18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学分,专业课4-8学分,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教学实践、科研调查各1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参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

五、补修课程

以同等学力入学和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与生态学相关的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程2-4门。具体的补修课程名称为:种子植物分类学,高级生物统计学,种群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培养方式 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教书育人,全面负责。

(二)培养方法 按照培养方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结合实际问题安排野外考察实践和教学实践;指导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扩大专业知识结构面与专业层次的结合;每学期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在研究所内做一次学术报告。并严格考核,保证培养质量。

七、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般以考试作为考核的基本方式。选修课以考查作为考核的基本方式。考核可分为闭卷(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和开卷(专业与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两种形式,也可将二者结合作为考核方式。评分采用百分制,成绩达到70分以上,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学习年限及身体状况等。中期考核的内容和要求是:

1、思想政治方面要通过综合考察学生的个思想小结、考核小组的评语、基层党组织的意见等,对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水平作出评定。

2、业务方面要检查各门课程学习情况及考试成绩,并进行学科综合考试。学科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同时考察其科研能力。学科综合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口试,也可以是口、笔兼试,按合格和不合格两级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组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赞成为合格。

3、身体健康

中期考核的结果,作为是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依据。

八、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学术活动

(一)科研调查

学生在学习期间针对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4-5次科学调查研究。阅读不少于200篇的中英文文献资料。记1学分。

(二)教学实践

由导师安排,在第二学年的春季学期用四周时间进行专业教学实习,或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记1学分。

(三)学术活动

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前沿性的学术会议、短期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不少于30次;在导师指导下,在第二学年的秋季学期安排四周时间进行生态学考察;每月做一次研究总结报告。协助导师写一次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其中1篇为SCI收录的论文,其余2篇为核心期刊。

九、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

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具有理论价值或有较强实用意义的课题。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中期考核合格后,于第二学年的秋季学期末,向导师所在研究室提出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立项背景(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创新之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准备工作情况和主要措施、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及时间进度等。之后在所内进行公开开题报告,经专家审查通过,方可进入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实施阶段。

(三)中期检查

研究进行过程中,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工作进度,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研究生应按计划在本研究范围内作研究的阶段总结报告,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论文撰写

论文撰写要按照《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进行。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论据充分可靠,逻辑性强,文理清晰,结论明确。

(五)论文预答辩(博士)

博士研究生要求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前一学期左右进行预答辩,内容应完全按照正式答辩的要求进行。预答辩结束由导师和相关专业的专家提出修改意见,论文修改后方可进入匿名评审和毕业答辩阶段。

(六)学位论文答

学位论文必须在最后一个学期春季将全文和摘要(包括中文、外文摘要)撰写完成,并送交导师审查;必要时可在研究室作论文报告,征求意见;之后打印成册,并于本学期末按程序组织评阅和答辩。

通过学位论文工作,使学生受到生态学科方面的全面基本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论文要求内容详实、结构完整、文字流畅,对所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应有一定的创新(包括资料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新等),能独立从事生态学科学研究和进行数量生态、生理生态、分子生态、恢复生态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十、教材及参考书目(含主要期刊文献)

  1. 张金屯.数量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宋永昌主编.植被生态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傅伯杰,陈利顶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 段建南,李旭霖等.黄土高原土壤变化及其过程模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7. 付必谦,张峰,高瑞如等.生态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 王孟本,李洪建.黄土高原人工林水分生态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9. 张金屯.应用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 蒋高明主编.植物生理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12. 植物生理学通讯.科学出版社

  13. 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14. 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15.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16. 草业学报.中国草学会主办

  17. 草业科学.中国草学会主办

  18. 林业科学.中国林学会主办

  19. 水土保持学报.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研究所主办

  20. Charles J.Krebs. ECOLOGY. 北京:科学出版社(影印版),2003

  21. Charles J.Krebs. Ecological Methodology (Second Edition). California: An imprint of 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1998

  22. Jonathan Silvertown.Deborah Charlesworth.简明植物种群生物学(李博 董慧琴 陆建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3. Kevin McGarigal.Sam Cushman.Susan Staffor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for Wildlife and Ecology Research. New York: Springer, 2000

  24. Pierre Legendre. Louis Legendre Numerical Ecology. Amsterdam: ELSEVIER,1998

  25. J. L. Chapman. M. J. Reiss. 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Second Edition)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2001

  26. Anne E. Magurran. Measuring Biological Diversit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27. Manuel C. Molles, Jr. 生态学:概念与应用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北京:科学出版社(影印版),2000

  28. R.W. Pearcy, J.R. Ehleringer, H.A. Mooney and P.W. Rundel, Plant Physiologycal Ec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1997

  29. Ecology.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30. Journal of Ecology .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31. Oiks.北欧生态学会主办

  32. Oecologica.Springle出版社

  33. Plant Ecology.Elseviece

  34. Landscape Ecology.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主办

  35. Front in Ecology Evironment.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36. Applied Ecology.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37. Ecological Monography.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38.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国际植被科学学会